什么是螺纹旋合度(牙高率)
所谓螺纹旋合度是指内螺纹与外螺纹牙型实际啮合高度与理论牙型高度的百分比,英语为Percentage of Thread,又称牙高率、螺纹接触高度比、牙型饱满度、接触率、饱牙率,螺纹旋合度是博主的意译。为了简便、形象及统一,以后博客中统称为牙高率。
引入螺纹旋合度这个概念为了研究螺纹理论强度与实际强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丝锥攻丝底孔的选择上。博主在《牙高率与攻丝底孔的选择》此文中提到,我们常用的攻丝底孔的螺纹啮合并不是100%啮合状态,而是大约75%左右。最近有不少朋友询问这是怎么计算的,根据是什么。现将具体计算过称介绍如下:
牙高率=100(外螺纹大径-底孔尺寸)/(2·中径高度)
四氧化三铅(红丹粉)与机油调配攻丝切削液
丝锥攻丝扭矩(切削力)的简单计算
对丝锥操作者来说,大多时候已不需要知道攻丝时所用切削力的大小了。因为在丝锥及攻丝夹具设计的时候生产厂商已经过严格的计算。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比如要调节具有过载保护装置的攻丝夹头扭矩的设定值,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个比较准确的参考值。因此,明确不同规格螺纹攻丝所需扭矩的大小则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丝锥的平均寿命,切削丝锥攻丝所需切削力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MD=A·ks·d1/1000 [Nm]
丝锥攻丝底孔尺寸计算的修订
前几日有朋友留言说博客推荐的攻丝底孔尺寸的计算公式太笼统,使用时跟实际攻丝底孔尺寸有些不同,主要是挤压丝锥尤其是小径挤压丝锥,计算得出的攻丝底孔尺寸较小,希望能更具体一点,以便于工人参考。
首先是十分感谢这位朋友的信息反馈及对博主的信任。如文中所讲,推荐的攻丝底孔的计算公式是大体确定攻丝前底孔的尺寸,而实际加工时应做适当的调整以得到最佳尺寸。不过,根据材料的性能及螺纹规格,现将公式修订如下:
丝锥过早折断问题分析
最近有不少朋友留言咨询丝锥过早折断的问题。我发现原因大都是一样的。为提高效率也为了让大家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特作以下分析。
1.丝锥选择不当:
这主要是指丝锥与所加工材料不匹配,这个问题普遍存在,丝锥使用者尤其是丝锥供应商应该有足够的重视。以前国内厂家总觉得进口的好,贵的好,其实是适合的好。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增加和难加工,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刀具材料的品种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就需要在攻丝前,选择好合适的丝锥产品。对硬度太大的攻件应该选用高品质丝锥,如含钴高速钢丝锥、硬质合金丝锥、涂层丝锥等。此外,不同的丝锥设计应用在不同的工作场合。例如,丝锥的排屑槽数目、大小、角度等等对排屑性能都有影响。